荀彧

| 百科知识 |

【www.kvc13.com--百科知识】

荀彧

一、荀令君(荀彧)之进善,不进不休,荀军师(荀攸)之去恶,不去不止

(荀勖)及在尚书,课试令史以下,核其才能,有暗于文法,不能决疑处事者,即时遣出。

帝尝谓曰:“魏武帝言‘荀文若之进善,不进不止;荀公达之退恶,不退不休’。二令君之美,亦望于君也。”

可见进善去恶指的都是在官员的选拔上 原句直译过来就是(在选拔考核官员时)荀彧善于选拔优秀的人才,不引进(人才)就不罢休;荀攸善于革除有弊病的官吏,不铲除他们就不停止。 荀彧在历史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,荀攸,陈群,杜袭,司马懿,郭嘉等大量人才。

荀攸则在前线为军师(包括中军师)供职十八年,期间除了参与军事谋议,还负责军中典选举、刑狱及监军的任务。在内政方面颇有建树。

二、三国演义 荀彧

荀彧旧从袁绍,因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遂与其侄荀攸投奔曹操,与曹操长谈后被称为“吾之子房也”。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,荀彧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。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,如以兖州为基地、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、迎汉献帝往许都、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,立有大功。荀彧后为汉侍中、尚书令,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。袁绍势力强大,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,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,使他终下决心抗袁。官渡之战筹划粮草供给及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,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,这都是荀彧的计划。时董昭劝曹操称魏公,荀彧表示反对,曹操深感不满,遂将其招入军中,从征孙权。荀彧因病留于寿春,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。

荀彧在的时候可以说为曹操献计无数,更加为其推荐当时的名士郭奉孝,可惜曹操晚年大业已成,就不再那么信任他们叔侄

三、荀彧和荀攸

荀彧(163-212)字文若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,杰出的战略家。官至侍中,守尚书令,谥曰敬侯。

荀彧(163-212)自小被世人称作“王佐之才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)。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,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,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;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,奇谋扼袁绍于官渡,显出宛、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;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,荀攸,陈群,杜袭,司马懿,郭嘉等大量人才。荀彧在建计,密谋,匡弼,举人多有建树,被曹操称为“吾之子房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)。 荀彧官至汉侍中,守尚书令,谥曰敬侯。因其任尚书令,居中持重达十数年,被人敬称为“荀令君”。

荀攸(157-214),字公达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东汉末年曹操的五谋臣之一,荀彧之侄,被曹操称为“谋主”。官至尚书令。正始五年(244)被追谥为敬侯。

荀攸(157-214),字公达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荀彧之侄,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,杰出战术家,被称为曹操的“谋主”,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。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,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,后弃官回家。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,荀攸出任济南太守,又任尚书令,并为曹操军师。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,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,活捉吕布。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,斩大将颜良和文丑。又策奇兵,派徐晃烧袁绍粮草,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,画策乌巢,立下大功。平定河北期间,荀攸力排众议,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,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。建安十二年(公元 207年)出任中军师,后出任尚书令。荀攸行事周密低调,计谋百出,深受曹操称赞。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。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。

四、关于荀彧和郭嘉

郭嘉和荀彧是两种不同类型谋士,不具有可比性。

荀彧属于内政型谋臣,统筹规划、制定方针,为曹操集团设计政治走向、军事走向,筹谋粮草、军械,制定法度、税赋等等

郭嘉属于军事计谋型谋臣,出谋划策、分析敌情、善于利用敌军内部矛盾引敌自乱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经典谋略有预言孙策之死、预判刘表军动向、十胜十败论、水淹下邳、遗计定辽东等等。

郭嘉在其短暂的生命却绽放出奇光异彩,郭嘉奇计百出、眼光独到、善于分析敌人心理、善于引敌自乱,这一点上其他任何谋士都难望其项背(包括诸葛亮)。

荀彧,荀彧辅佐曹操成就功名大业,曹操起家之初,强敌环饲、粮草不济,荀彧能够周旋调度,供给不断,为曹操建立起强有力的后援、曹操能够成为雄霸一方的霸主,荀彧功不可没。

别说曹操谋士中难有与之媲美者,就三国时代而言,郭嘉、荀彧在其各自领域的能力都无出其右。因为像司马懿、贾诩、荀攸、程昱、诸葛亮、法正、庞统、周瑜、鲁肃、陆逊等等谋臣武将,其谋略性质、计谋角度、擅长方面各不相同,没法比较,更谈不上“媲美”。

五、荀彧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

政治人物不能简单的以好坏来划分。不过荀彧是一个有自己政治理想的人。而他的理想是当汉朝的忠臣,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才华来实现挽救汉朝于既倒。他选择了曹操,因为在当时看来,曹操的各方面表现,以及曹操本人都是想挽救汉朝的。可是随着曹操权势的上升,渐渐与自己当年的理想背道而驰。

荀彧敏感的发现了曹操的这些变化,而且他利用自己的曹操之间的深厚情谊,妄图感化曹操,希希望曹操能够归当初的理想。可是曹操已经不是当年的曹操,而是当年的董卓,甚至想走的比董卓更远。荀彧的所有努力都是白废劲。当他无法借助曹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而与曹操的政治志趣渐行渐远时,彷徨之中只好服毒自杀,他不想也不忍看到自己所顷注所以理想和感情的汉朝彻底灭亡。荀彧只是自愿的为汉朝殉葬而矣。

荀彧的死对曹操的个人感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,但也是道德上的一种解脱。从此以后,曹操加快了自己的前进的步伐而少有顾虑。杀崔琰、杀杨修,拿清河崔氏和弘农杨氏这两家名闻天下的世家大族开刀,把士族震慑的老老实实,内心的不满只能深深的掩于心底。不过,当以河间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重夺权力时,对曹氏的迫害也是挺惨的,也算是一种政治报复吧。

六、荀彧到底是好是坏

荀彧 (yù),(163—212),字文若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,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战略家。官至汉侍中,守尚书令,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,为当时北方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。后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,调离中枢,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,一说应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。死后被追谥为敬侯,后又被追赠太尉。

可见他还是个有原则的好人

他跟曹操的时候

刘备还是个无名小卒

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有刘备这个人

可是当时曹操可出名的很

他刺杀董卓

为天下知晓

而刘备却什么都不是

而且曹操当时也想着匡扶汉室

荀彧和曹操有相同的志向

所以他跟了曹操

后来为什么发现曹操想自立门户

为什么还要跟着曹操呢

一部分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

另一部分他和曹操相处那么多年了

不单单是君臣关系那么简单

他们还是很要好的朋友

他又怎么能去投刘备呢

他是不是个好人这就很难说了

好人:品德高尚,行为端正,乐意帮助或关怀其他人的人而且不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

这样的解释的话

那么他是个好人

这都是我个人见解
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kvc13.com/lishiwenhua/418337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