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白起的介绍

| 上古历史 |

【www.kvc13.com--上古历史】

白起(?—前258),也叫公孙起,战国时期秦国郿县(今陕西郿县东北)人,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、统帅。

秦国,原来是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国,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,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。

尔后,不断向外发展势力,国力强盛。

秦昭王时,任用白起为将。

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,秦昭王十三年(前294年),白起做左庶长,领兵攻打韩的新城(在今河南伊川县西)。

次年,由左庶长迁左更,出兵攻韩、魏,用避实击虚,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(今河南洛阳龙门),斩获首级二十四万,俘大将公孙喜、攻陷五座城池(参见伊阙之战)。

因功晋升为国尉。

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。

十五年,再升大良造,领兵攻陷魏国,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。

十六年,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。

二十一年,白起攻赵,占取光狼城(今山西高平县西)。

二十八年,攻楚、拔鄢、邓等五座城池。

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),焚毁夷陵(今湖北宜昌),向东进兵至竟陵,楚王逃离都城,避难于陈(参见鄢郢之战)。

秦国以郢都为南郡。

白起受封为武安君,又攻取楚国,平定巫、黔中(今四川、贵州地区)二郡(参见黔中之战)。

三十四年,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,大破联军于华阳(今河南新郑北),魏将芒卯败逃,掳获三员晋将,斩首十三万(参见华阳之战)。

又与赵将贾偃交战,溺毙赵卒二万人。

四十三年,白起攻韩之陉城,攻陷五城,斩首五万(参见陉城之战)。

四十四年,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,断绝韩国的太行道。

四十五年,攻韩的野王(今河南沁阳)。

野王降秦,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绝断(韩都新郑,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)。

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:“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,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。

秦兵日渐逼近,韩国不能救应,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,赵国如若接受,秦怒必攻赵。

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。

韩、赵联合,就可以抵御秦国了。

”于是派人报告赵国。

赵孝成王与平阳君、平原君为此计议。

平阳君说:“还是不要接受吧,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。

”平原君则认为:白白得来的土地,怎有不要之理,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。

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,封冯亭为华阳君。

昭王四十七年(公元前260年),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,夺取上党。

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,赵驻兵于长平(今山西高平县),以便镇抚上党之民。

四月,王龅攻赵(参见长平之战)。

赵派廉颇为将抵抗。

赵军士卒犯秦斥兵,秦斥兵斩赵裨将茄。

六月,败赵军,取二鄣四尉。

七月,赵军筑垒壁而守。

秦军又攻赵军垒壁,取二尉,败其阵,夺西垒壁。

双方僵持多日,赵军损失巨大。

廉颇根据敌强己弱、初战失利的形势,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。

秦军多次挑战,赵国却不出兵。

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。

秦相应侯范睢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,用离间计,散布流言说:“秦国所痛恨、畏惧的,是马服君赵奢之子—赵括;廉颇容易对付,他快要投降了。

”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,士卒伤亡惨重,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,因而听信流言,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,命他率兵击秦。

赵括上任之后,一反廉颇的部署,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,而且大批撤换将领,使赵军战力下降。

秦见赵中了计,暗中命白起为将军,王龅为副将。

赵括虽自大骄狂,但他畏惧白起为将。

所秦王下令“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。

”(《史记。

白起王翦列传》)

白起面对鲁莽轻敌,高傲自恃的对手,决定采取后退诱敌,分割围歼的战法。

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,在赵军进攻时,佯败后撤,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,另以精兵5000人,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,伺机割裂赵军。

8月,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,冒然采取进攻行动。

秦军假意败走,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。

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,秦早有准备,壁垒坚固不得入。

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,将赵军截为三段。

赵军首尾分离,粮道被断。

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。

赵军的战势危急,只得筑垒壁坚守,以待救兵。

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,亲临河内督战,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,赏赐民爵一级,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,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。

到了九月,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,饥饿不堪,甚至自相杀食。

赵括走投无路,重新集结部队,分兵四队轮番突围,终不能出,赵括亲率精兵出战,被秦军射杀。

赵括军队大败。

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。

白起与人计议说:“先前秦已攻陷上党,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。

赵国士兵反复无常,不全部杀掉,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。

”于是使诈,把赵降卒全部坑杀,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。

长平之战,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,赵国上下为之震惊。

长平之战后,白起本拟乘胜灭赵。

昭王四十八年十月,秦再次平定了上党,后军分二路:一路由王龅率领,进攻皮牢(今河北武安);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。

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。

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,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睢说:“白起擒杀赵括,围攻邯郸,赵国一亡,秦就可以称帝,白起也将封为三公,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,南定鄢、郢、汉中,北擒赵括之军,虽周公、召公、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。

现在如果赵国灭亡,秦王称王,那白起必为三公,您能在白起之下吗?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,那也办不到。

秦曾经攻韩、围邢丘,困上党,上党百姓皆奔赵国,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。

今灭掉赵国,秦的疆土北到燕国,东到齐国,南到韩魏,但秦所得的百姓,却没多少。

还不如让韩、赵割地求和,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。

”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,急待休养为由,请求允许韩、赵割地求和。

昭王应允。

韩割垣雍,赵割六城以求和,正月皆休兵。

白起闻知此事,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。

当年九月,秦又发兵,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(参见邯郸之战)。

正赶上白起有病,不能走动。

二年正月,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,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,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。

白起病愈,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,白起对昭王说:“邯郸实非易攻,且诸侯若援救,发兵一日即到。

诸侯怨秦已久,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,但伤亡者过半,国内空虚。

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,若赵国从内应战,诸侯在外策应,必定能破秦军。

因此不可发兵攻赵。

”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,又派范睢去请,白起始终拒绝,称病不起。

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为大将,八、九月围攻邯郸,久攻不下。

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,秦军伤亡惨重。

白起听到后说:“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,现在如何?”昭王听后大怒,强令白起出兵,白起自称病重,经范睢请求,仍称病不起。

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,降为士兵,迁居阴密(今甘肃灵台县西)。

由于白起生病,未能成行。

在咸阳住了三个月,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,秦军节节退却,告急者接踵而至。

秦王派人遣送白起,令他不得留在咸阳。

白起离开咸阳,到杜邮,昭王与范睢等群臣谋议,白起被贬迁出咸阳,心中怏怏不服,有怨言,不如处死。

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,令白起自裁。

白起伏剑自刎时说:“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?”良久,又说:“我固当死。

长平之战,赵卒降者数十万人,我诈而尽坑之,是足以死。

”(《史记。

白起王翦列传》)于是自杀。

白起死时,是秦昭王五十年(公元前257年)十一月。

白起死非其罪,秦人很怜惜他,乡邑地方都祭祀他。

点评:白起是继孙武之后,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,也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。

白起一生善于用兵,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,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,歼敌百万,未尝败绩,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。

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“料敌合变,出奇无穷,声震天下”(《史记。

白起王翦列传》)。

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,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。

白起用兵,善于分析敌我形势,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、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。

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;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,并附以水攻;华阳之战长途奔袭。

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,使其脱离既设阵地,尔后分割包围战术,歼敌45万,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、规模最大、最彻底的围歼战。

其规模之大、战果之辉煌,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。

长平之战也反映了战争自身发展概貌。

白起的作战指导特点有三个: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,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,而且善于野战进攻,战必求歼,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。

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。

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(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将)。

但白起能够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

二是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,对敌人穷追猛打,较孙武的“穷寇勿追”及商鞅的“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”(《商君书。

战法第十》),显然前进一步。

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,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,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,并防其突围。

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,在当时前所未有。

然善始者未必善终,白起功高遭忌,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,白起如此,伍子胥、李牧皆是如此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kvc13.com/zhongguolishi/117604/

    热门标签

    H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