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的概念

| 传统文化 |

【www.kvc13.com--传统文化】

yiqiandaguo

大哉此问

1.<论语别裁>南怀瑾

内外兼修之谓美

下面一节,讲到文质之辩。

棘子成曰:君子质而已矣,何以文为?子贡曰:惜乎!夫子之说君子

也,驷不及舌。

文犹质也,质犹文也。

虎豹之鞟,犹太羊之鞟?

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,也是所谓当权派的人物。

他的理论,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,有才能,何必要受教育,求知识,学习文化思想呢?子贡反对这个意见。

他说,非常抱歉,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,你对于“君子”所下的定义不对。

“驷不及舌”,“驷”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,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。

像这样快的车子,还不及舌头。

用现代观念来讲,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,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。

所以不能随便讲话,影响后果太大。

子贡又说,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,本来就是一个东西。

(古人的解释:“质者直也。

”犹如一条直线,很纯洁朴素的,就是本质。

)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“用”,既然有用,那就要靠“文”了,所以“文与质”同样的重要。

“虎豹之鞟,犹犬羊之鞟。

”刚从兽类身上剥下来,还没有经过加工精制,带有毛的皮叫作“鞟”。

他说,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,在本质上都同样是兽皮,没有两样。

但表面上的花纹有好看与不好看的分别。

这里是子贡强调文与质有同等的价值,也就是在上论中孔子所谓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
”的发挥。

讲到这里,如继续引伸,可以从历史文化与个人两方面来看。

先从历史文化方面来说,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都有一个通例:凡是有高度文化的国家,它的文与质双方面都是并重的。

如果偏向于文,这一个国家一定要发生问题。

我们知道,过去世界各民族搞哲学思想,最有兴趣,最有成就的,要算是印度和希腊。

印度人自上古以来哲学思想就很发达,因此形成了佛教思想。

印度的气候不比中国,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带,天气很热,生活简单,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够了。

我们过去讲“天衣无缝”,这个“天”原来的意思就是“天竺”。

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,唐以后翻成“印度”。

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,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,就是一块布,身上一围,就是“天衣”。

不需要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,当然无缝。

更热的地方甚至可以不穿。

肚子饿了,香蕉等野生水果,什么都可以吃。

吃饱了以后躺下睡觉,醒来以后坐在那里静静地寻思,想些神秘难解的问题。

所以印度哲学的发展,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。

希腊的哲学思想,也很发达。

我们讲到文化史时,心目中对希腊这个地方,充满景仰之心。

如果到了那里一看,没有什么了不起,只是一个比较苦寒的地方。

这种苦寒的地方,人生的问题也多,譬如一个人遭遇了困难,会想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命苦?再想命苦是什么原因?这样慢慢想下去,哲学问题就出来了。

这两个地方,哲学思想那么高,他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富强的大国?那就是文质不相称的必然现象。

我们再看西方的文化,像罗马,无论雕刻、建筑等等都很高明,但是它的文化在文学境界、艺术境界到达了最高峰的时候,就开始衰落了。

这差不多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,一个必然的道理。

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、民族、文化、政治、历史是一体的、整体的。

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是如此。

这就要注意,文化历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有如此深厚。

只有中国不受这个影响。

历代兴衰的趋势

回转来看中国每一个朝代文与质的问题。

我们提过夏尚质,殷尚忠,周尚文,这三代各有不同。

夏禹时代开始建立一个大的农业国家,一切都是质直的、朴素的。

到了殷朝的时候,人还是很老实,但是宗教色采比较浓厚。

我们文化整体的建立、完成在周代,因为周尚文。

但是周朝的文化,仍是根据夏商文化损益而成,是文化传统的总汇。

后来历史的演变,一代一代看得很清楚。

秦纪太短,等于是战国时代的余波,不去谈它。

到了汉朝的建立,四百年刘家政权,早期也非常质朴,慢慢国家社会安定了,文风就开始兴盛了。

到东汉时文风特别盛,历史的趋势也走下坡路了。

汉以后是魏晋南北朝,我们知道魏晋以曹操、司马懿为宗祖。

如果说到文学的境界与质作比较:魏晋的文风,包括了哲学思想,实在是了不起。

第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是曹操,他们父子三人在文学发展史上贡献非常大,的确是第一流的文人,所以影响整个魏晋时代的文风都很盛,但缺乏尚忠的质朴。

一直到了南北朝,这几百年都很乱,不是没有文,而是没有质朴的气息。

后来唐代统一了天下,他们李家的血统中,有西北边陲民族的血液,所以唐代开国之初,文风也好,政治风气也好,社会风气也好,非常其实。

我们今天讲中国文化的诗,都推崇唐诗为代表,别代的诗虽然都很好,为什么不足以代表,而推崇到唐诗?说起来好像唐诗没有什么了不起,不外歌颂月亮好,花开得好,风吹得舒服,风花雪月而已。

可是唐代的诗,咏颂风花雪月,就是有那股质朴的美。

到了中唐和晚唐时期,文风越来越盛,而民族的质朴、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衰落了,没有了。

经历了五代,到了宋赵匡胤统一中国,一开始文风非常发达。

讲文学、讲学问,谁提倡的?就是赵匡胤他俩兄弟。

在马上二十年,手不释卷,一边打仗,还爱读书。

乃至于带部队去前方打仗的时候,后面几十匹马跟着驮的也是书。

我们读历史读到这里,问题就来了。

我们看到有宋立国的天子,是军事家而兼文人,以致宋代的统一,只统一了一半,北方幽燕十六州根本就没有统一过。

因为赵匡胤是军人,上过战场,打过仗,晓得战争的可怕。

同时他又是爱好读书的学者,不愿意打仗。

再者,也觉得没有把握。

所以宋代一开国,等于是半个中国。

而宋代的文风非常盛,开国的气魄则始终不像汉、唐那样壮观。

再下来,元朝不必谈了,八十年匆匆而过。

到了明朝三百多年来继承宋朝的文学,学术的气势、格局就不大。

我们要注意,在元朝以前的西方人,哪里知道有今天,那时他们根本还落后得很。

所以当时在中国做过官的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,回去写了一篇游记,报道中国的文化。

欧洲人看了根本还不相信,认为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美丽的天堂。

到了明朝中叶以后,西方文化才抬头,所谓西方文艺复兴,就是这个阶段。

至于清朝,我们推开民族问题不谈,在前一百五十年中,的确是文与质都很可观的。

从这些历史上看,我们了解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建立,文质两方面万万不能有所偏废。

再回到现代,今日整个世界,危机很重。

而且还不是政治、军事这些因素,乃是没有文化了。

尤其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整个世界,经济失调,又导致文化衰乱,这是很严重的。

目前世界各国,经济上都有赤字,只有德国例外。

研究结果,二十多年来,世界各国,受了凯因斯经济学理论——“消费刺激生产”的影响,大家吃亏很大,像英国人连糖都吃不起了。

一种思想,一种学说,对世界人类社会的影响,就有这样严重。

美国这几年来所以通货如此膨胀,就是一直运用凯因斯经济思想的结果。

现在晓得后果不佳,已经没有办法了,短时间之内无法纠正。

德国之所以能立于不败,就是经济恐慌后没有死守凯因斯的经济理论,而用古典的经济思想,也就是中国人的“省吃俭用,量入为出”的思想。

很简单,“生之者众,用之者寡。

”自然经济稳固。

证明用古老的思想对了,这就是时代的考验,这都是学说文化,我们不要把它分割,认为这是经济学,与孔孟之学有什么相干?总之,文化是整体的。

继绝传薪

由此引伸出来,我们看到,国家民族的兴衰,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。

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,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,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,去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。

现在的年轻学生,学位很容易拿到,学士、硕士、博士那么多。

老实讲,我是很担心!很忧虑!学位尽管拿,是否确实能挑担子,却是个问题。

对于文化的存亡继绝,要青年们将这个火把点下去,火种留下去,最怕青年们没有这个本事,目前就有这样一个危机,这是讲大的方面。

书画琴棋诗酒花

讲小的方面,个人文与质的关系。

有些人有天才,本质很好,可惜学识不够,乃至于写一封信也写不好。

在前一辈的朋友当中,我发现很多人了不起。

民国建立以后,在政治上、经济上、社会上各方面有许多人都了不起。

讲才具也很大,对社会国家蛮有贡献,文字虽然差点,可是也没有关系,他有气魄、有修养。

另一些人文章作得好,书读得好,诸如文人、学者之流。

我朋友中学者、文人也很多,但我不大敢和他们多讨论,有时候觉得他们不通人情世故,令人啼笑皆非。

反不如有些人,学问并不高,文学也不懂,但是非常了不起,他们很聪明,一点就透,这是“质”。

再说学问好的文人,不一定本质是好的。

举个前辈刻薄的例子,像舒位骂陈眉公的一首诗,一看就知道了,这首诗说:“装点山林大架子,附庸风雅小名家。

功名捷径无心走,处士虚声尽力夸。

獭祭诗书称著作,蝇营钟鼎润烟霞。

翩然一只云中鹤,飞去飞来宰相衙。

”陈眉公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名士,也就是所谓才子、文人。

文章写得好,社会上下,乃至朝廷宰相,各阶层对他印象都很好。

可是有人写诗专门骂他:“装点山林大架子”,所谓装点山林是装成不想出来做官,政府大员请他出来做官,他不干。

真正的原因是嫌官太小了不愿做,摆大架子,口头上是优游山林,对功名富贵没有兴趣。

“附庸风雅小名家”,会写字、会吟诗,文学方面样样会,附庸风雅的事,还有点小名气。

“功名捷径无心走”,朝廷请他出来做官都不要做,真的不要吗?想得很!“处士虚声尽力夸”,处士就是隐士,他自己在那里拚命吹牛,要做隐士。

“獭祭诗书称著作”,獭是一种专门吃鱼的水陆两栖动物,有点像猫的样子。

它抓到鱼不会马上吃,先放在地上玩弄,而且一条一条摆得很整齐,它在鱼旁边走来走去玩弄,看起来好像是在对鱼祭拜,所以称作“獭祭”,它玩弄够了再把鱼吃下去。

这里的借喻,是说一个人写诗做文章,由这里抄几句,那里抄几句然后组合一下,整齐地编排在一起,就说是自己的著作了。

骂他抄袭别人的文章据为己有。

“蝇营钟鼎润烟霞”,这是说他爱好古董,希望人家送他,想办法去搜罗。

“蝇营”,是像苍蝇逐臭一样去钻营,人家家里唐伯虎的画,赵松雪的字等等,想办法弄来,收藏据有。

“翩然一只云中鹤”,这是形容他的生活方式,看看多美!“翩然”,自由自在的,功名富贵都不要,很清高,飞翔在高空中的白鹤一样。

“飞去飞来宰相衙”,这完了!当时的宰相很喜欢他,既然是那么清高的云中鹤,又在宰相家飞来飞去,所为何事?可见所谓当处士,不想功名富贵等等都是假的。

所谓文章学问都是为了功名富贵,如此而已!

这一首诗,就表明了一个人对于文与质修养的重要。

人不能没有学问,不能没有知识,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,又有什么用?像这样的学问,我们不大赞成。

文才好是好,知识是了不起,但是请他出来做事没有不乱的,这就是文好质不好的弊病。

一定要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
就是这个道理。

2.

近年来,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中国人社会有一种说法:当代人不读南怀瑾,就不知道何为中国文化。

台湾--魏承思:《南怀瑾全集》前言

时间:2004-10-06

近年来,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中国人社会有一种说法:当代人不读南怀瑾,就不知道何为中国文化。

南怀瑾何许人也?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、易学大师,有人称他为佛学大师、禅宗大师、密宗上师,也有人称他为当代道家或现代隐士。

这些称谓似是而非,因为每一种说法都只涉及了怀师学问人生的一个侧面,而犹未识其详。

南怀瑾一生行迹奇特,常情莫测。

他是浙江乐清人,1918年生于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。

幼承庭训,少即广泛涉猎经史子集,礼义具备,诗文皆精,以神童名闻乡里,并习各门派武术,毕业于浙江国术馆。

年稍长离家,求学于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,后转赴成都中央军校,毕业于研究班第十期。

抗日军兴,怀师遂投笔从戎,跃马西南,屯垦戍边,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,旋返中央军校任政治教官。

怀师早年曾钻研道家学术,此时发心学佛,遂离军校,遁迹峨嵋山大坪寺闭关三年,遍阅大藏经三藏十二部。

出关下山后,讲学于云南大学、四川大学等校。

1947年,怀师深入康藏地区参访密宗上师。

后经白教贡噶上师及黄教、红教、花教上师陆续印证为密宗上师。

1949年到台湾后,怀师一面在家设帐授徒,讲授中国传统经典;一面担任文化大学、辅仁大学、政治大学等校教授。

同时,先后创立“东西文化精华协会”、“老古文化事业公司”、“十方书院”等文化机构。

1985年,怀师离台赴美客居,直至1988年到香港定居。

在此期间,先后创办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文化学院、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和香港国际文化基金会等文化教育机构。

怀师自1955年出版第一本着作《禅海蠡测》以来,迄今为止已出版各种撰述三十余种,并译成英、法、荷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韩国、罗马尼亚等8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通。

怀师教学数十年,门生弟子无数,并曾到美国、日本以及欧洲各国讲学,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尚设有南怀瑾学院。

近年来,怀师更在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推广儿童诵读东西方经典的文化运动。

怀师的学问兼及儒、佛、道三家,在精研中国文化之外,并摄入西方文明的精华。

因此,很难说怀师的学问究竟是偏于儒家、佛家,还是道家。

准确地说,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者。
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、辉煌灿烂。

然而,近代中国在经济、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,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。

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,结果把账算到了传统文化头上。

他们以为是旧的文化、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,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。

“五四”前后的一班人,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,提出打倒“孔家店”,推翻旧文化的口号。

可是他们分不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,甚么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积累起来的精华,甚么是后人穿凿附会、肆意曲解,加进去的糟粕,结果把精华与糟粕一起抛弃。

旧文化被抛弃了,新的中国文化是甚么却没有人知道。

胡适等人更提出“全盘西化”的主张,要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,像个乞丐一样,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。

他们就这样把文化传统拦腰砍断,致使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化传统不绝如缕、命如悬丝。

怀师从青年时代起就一心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。

半个多世纪以来,从大陆到台湾,从美国到香港,漂泊天涯,四海为家,但一直苦心孤诣地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、呼号。

无论是在著作中、讲堂上,还是在与学生或友人的言谈中,怀师都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发展命运的深切关怀。

他常说: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,亡国都不怕,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,这就沦为万劫不复,永远不会翻身。

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,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,始终像一盘散沙。

没有自己的文化,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,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。

没有自己的文化,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,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。

甚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?怀师说:中国在秦汉以前,儒、墨、道三家几乎涵盖了全部的文化思想。

到六朝以后,换了一家,儒、佛、道三家成为文化主流。

因此,一个人必须深入儒、佛、道三家的学问,由博返约,融会贯通,才能掌握中国文化的精义。

如今的学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育,大多将人类文化知识分门别类,成为专攻一门的专家。

因此,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支离破碎的。

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治学门径,使怀师不同于一般学者,而能出入于儒、佛、道之间。

可以说,没有怀师这样的学养,实在很难担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。

历年来,海峡两岸陆续出版了南怀瑾先生的许多著作,但一般读者很难有机会系统地研读他的全部著作,于是往往从本身所接触到的部分去给怀师定位,而有儒家、佛家、道家大师等不同的说法。

这就像《大宝积经》所言:“众盲摸象,各执一端”:摸到象腿的说大象像一根圆柱,摸到象耳朵的说大象像一把蒲扇,摸到象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绳子,谁都说不清楚大象的本来面目。

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怀师学问人生的全貌,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部《南怀瑾全集》。

全集包括了怀师迄今为止所着的29种著作,以及与怀师有关的附集4种。

这些著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:儒家、佛家、道家和文史诗词。

当然这不是严格的分类,因为怀师的著作大多是触类旁通的,有时以佛入孔,以老入禅;有时以禅入老,以孔入佛;有时以孔入佛老;有时以佛老入孔;有时孔老佛俱入而俱不入;有时孔老佛俱不入而俱入。

所谓四大类的分法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已。

第一类是儒学著作。

诚如怀师所言: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,以儒家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为中心。

“五经”指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和《春秋》,乃是中国上古文化传统的总汇。

“四书”指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,是专属于孔孟之道的学术思想。

“四书”到两宋以后逐渐盛行而取代“五经”的地位。

怀师对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的研究不但深入堂奥,而且每每有独特的见解。

收录在全集里的这方面著作有《论语别裁》、《原本大学微言》、《孟子旁通》、《易经杂说》和《易经系传别讲》5种,都是怀师历年给学生授业解惑的讲稿。

《论语》是记载孔子生平讲学以及孔门弟子言行的一部书。

诚如怀师所说:“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首先必须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。

要讲儒家的思想,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。

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,必须先要了解《论语》。

”《论语》20篇像语录一样,用简洁的文字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懿行。

自唐以后,历代名儒都认为《论语》的章节是随便编列的,没有内在逻辑。

经过他们的圈点、注释,《论语》变成了死板的教条。

谁也不敢跳出这传统的范围,墨守成规,沿习成风。

怀师的《论语别裁》入乎其内,出乎其外,摆脱千余年章句训诂的范围,将历代所讲的错误义理一一辨析清楚,重新确定含义,回复了《论语》的本来面貌。

他指出:《论语》其实是经过弟子们悉心编排的。

每篇都条理井然,脉络一贯,而全书20篇的编排也是首尾呼应的,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。

怀师以独特见解,点化出《论语》本身活泼的生命,使现代中国人能以现代的生活经验来了解《论语》真正的内在思想。

《孟子》是纪录孔子思想继承人——孟子言行的一部书。

孟子是战国时代人。

他将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、道德、政治学说发扬光大,因而有“亚圣”之称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着录《孟子》有11篇,现存7篇,相传另有外篇4,已佚。

怀师的《孟子旁通》采取与历代名儒注疏《孟子》截然不同的方法,从孟子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入手,联系上下五千年来的历史人事,探究为什么孟子学说会从古到今而颠扑不破。

点明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、为传统道德政治而奔走呼号,绝对不受时代环境影响而有丝毫改变。

他身体力行的正是自己所提倡的存心济世精神。

《大学》本是《礼记》中的篇章。

自宋朝朱熹的《大学》章句本流行后,长久以来被作为考取功名的敲门砖,原本反而逐渐不再为人所知。

怀师认为,《大学》的思想源自《易经·干卦·文言》,是古代中原文化的代表作,自有其理路脉络,对朱熹篡改原文大不以为然。

因此,怀师讲述《大学》采用原本。

《原本大学微言》对于“格物、致知、正心、诚意”,以至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等修养次第及致用之学,都讲得很详尽透彻。

怀师在书中指明:《大学》的总纲是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

围绕这个总纲,阐明内明与外用环环相扣的密切关系。

自“格物”至“正心”属内明之学,如果内明修养达到明德的境界,并由此外用于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就须从修身做起。

修身是内明与外用之间的重大关键。

二千年来隐晦不彰的原本《大学》精义经怀师讲解而灿烂大白,提供现代人作为修身处世的指南。

《易经》为五经之首,是儒道乃至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共同的来源,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思想。

要真正认识中华文化,不可不了解《易经》。

然而,易理艰深,读者每视为畏途,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。

怀师的《易经杂说》从“变易、简易、不易”和“理、象、数”这些基本法则入手,将《易经》知识娓娓道来,如数家珍,把有志学易者引入门径。

《易经系传》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。

怀师在另一部易学讲稿《易经系传别讲》中,不仅对《易经》有更精辟的讲述,也透过对《易经系传》的分析,深入探明孔孟思想、儒家学说的文化源头。

内容涉及自然哲理、人文精神、政治艺术以及身心修养之道。

怀师的儒学著作有5个鲜明的特点:一是以经解经。

也就是将唐宋以后的批注推开,依靠熟读原文来理解儒家经典。

因为在这些经典中,前文的意思往往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。

只要前后篇章,贯而通之,就自然能理解经典作者原来的思想。

《论语别裁》的写法基本上就是运用了这种以经解经的方式。

二是经史合参。

也就是将儒家经典与相关的历史记载对照、比较、融会,来参究经典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思想。

如《论语别裁》以《论语》与春秋时代的史迹相融会,看到当时社会、政治的混乱面貌,以见孔子所开创和确立的文化精神之伟大。

《孟子旁通》以《孟子》7篇本经结合战国时代相关历史资料,来说明孟子存心济世的精神所在。

三是旁征博引。

怀师几乎在每一种著作中都以其渊博的知识,包罗诸子百家思想精华,融会中外古今学说于一炉,且往往能触类旁通,解答令历来名儒却步的难题。

例如,《大学》中提及的“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”七个修证层次,是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,也是儒家心传的修养功夫。

虽然这“七证”对后世影响甚巨,但《大学》中并未具体说明如何实践。

宋明以来的理学家囿于门户之见,而无法疏解清楚。

怀师在《大学微言》中借用佛道两家学术来阐明“七证”功夫,因而超越前人的见解。

四是深入浅出。

怀师讲课写书都喜欢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,态度平易近人,语言机智幽默。

例如,以往《易经》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玄妙、莫测高深的感觉。

怀师的两本易学著作则以独特的妙悟胜解,把高深的易理说得人人能懂。

通过怀师的讲解,读者会发现《易经》其实是一门很平易的学问。

五是贯通古今。

“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是怀师儒学著作的最大特点。

在他看来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都有超越时空的价值,但理解这些经典不能泥古不化,而要结合时代的变迁。

在《论语别裁》和《大学微言》中,怀师不但每每联系今人今事帮助读者理解经典作者思想,而且经常比照现代世界文化潮流,指明自己民族、国家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。

因此,怀师的著作填平了古今文化隔阂的沟壑,成为当代中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。

全集的第二类是佛学著作。

这部分著作所占数量最多,包括《禅海蠡测》等17种。

佛教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。

它在汉代传入中国以后,与中国本土的儒家、道家文化相接触,经历了一个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,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可以说,六朝以来的中国文化已是儒、佛、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。

因此,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。

佛教在今天这个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。

在当前这个时代,全人类都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。

现代化虽带来了物质进步,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。

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,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。

根源于科学的技术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性格。

德国思想家马克斯·韦伯称这种现代理性为“工具理性”,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,却根本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。

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代表赫勃玛斯指出:“工具理性之高扬,导致科技意识之横决,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。

”在当今世界,人为追逐物质财富而忙碌,自己则迷失在忙碌之中。

人们逐渐把自己异化成物,生命成为物的附属品。

人们与自然疏离,与社会疏离,与家庭疏离,也与自己疏离,割断了与精神家园的古老联系。

人们在表面上仍旧把幸福、成功或创造视作生活的目标,但实际上已没有目标。

人们愈益被空虚、焦虑、烦躁、寂寞、孤独和绝望所煎熬,产生一种被美国社会学家彼德·勃格称为“心灵的飘泊”的感觉。

因此,如何安顿人的心灵,对完美人生来说已越来越重要。

此时,人们猛回头才重新发现宗教对人生的意义。

宗教,唯有宗教才可以满足人类超越自我,追求永恒、圆满、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心理需求。

这是一切宗教共同具备的功能。

因此,人的宗教精神可能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,但它是不会消失的。

西方基督宗教主张依靠上帝的拯救,实现这种超越。

但“上帝万能”观念在现代理性精神冲击下已经崩溃。

人们不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上帝创造世界、创造人类,上帝甚么都能做,甚么都可以做。

用尼采的话说,就是“上帝死了”。

人们可以放弃上帝这个“拯救者”的幻象,却不能没有宗教精神,放弃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。

佛教没有这个“拯救者”概念的拖累。

它教人自尊自信,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
因此,佛教能够担负起安顿人心、提升人生价值的使命。

这就是今天佛教由东向西,逐渐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。

怀师的17种佛学著作,大致可分成佛经释义、禅学、佛法修证等三部分。

佛经释义包括《楞严大义今释》、《楞伽大义今释》、《圆觉经略说》、《金刚经说甚么》和《药师经的济世观》5种。

由于以往流传的汉文佛经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译,文辞古奥,语意晦涩。

何况时历千载,理解阐释,古今完全异趋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kvc13.com/lishiwenhua/84874/